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措施,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決定設立國家融資擔?;?,推動緩解小微企業和“三農”等融資難題;聽取國務院機構改革進展情況匯報,確保機構重置、職能調整按時到位;討論通過《國務院工作規則(修訂草案)》。
會議指出,過去五年通過實施營改增累計減稅2.1萬億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為進一步完善稅制,支持制造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發展,持續為市場主體減負,會議決定,從2018年5月1日起,
一是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
二是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準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并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讓更多企業享受按較低征收率計稅的優惠。
三是對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實施上述三項措施,全年將減輕市場主體稅負超過4000億元,內外資企業都將同等受益。
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擴展普惠金融業務、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部署,會議決定,由中央財政發起、聯合有意愿的金融機構共同設立國家融資擔?;?,首期募資不低于600億元,采取股權投資、再擔保等形式支持各?。▍^、市)開展融資擔保業務,帶動各方資金扶持小微企業、“三農”和創業創新。同時,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鸢凑铡罢С?、市場運作、保本微利、管控風險”的原則,以市場化方式決策、經營。初步測算,今后三年基金累計可支持相關擔保貸款5000億元左右,約占現有全國融資擔保業務的四分之一,著力緩解小微企業、“三農”等普惠領域融資難、融資貴,支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會議指出,國務院機構改革是國務院今年的一件大事。國務院已成立專項協調小組,有關工作正積極穩妥推進。會議要求,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深化機構改革同“放管服”結合起來,著力轉變和優化政府職能。堅持權責一致,做到日常管理盡責到位、應對突發事件相互補位,形成工作合力,決不允許出現管理“死角”,確保國務院機構改革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平穩有序、協同推進,確保完成全年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會議通過《國務院工作規則(修訂草案)》,決定提請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審議。
白話財經|稅率只降1%?帶你看懂這次減稅新政?
2018年3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推出了一系列減稅政策,而這也成為了不少媒體傳播的重點。
說到減稅,就不得不提今年全國兩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做的陳述。而對比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我們其實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繼續減稅降費
為什么“三檔”沒有變“兩檔”?
為什么稅率降低幅度只有1%?
對此,齊魯晚報記者連夜專訪了著名財稅專家,山東財經大學教授潘明星。潘明星認為,這其實也體現了增值稅征收的一些特點。同時,減稅政策,須符合增值稅的客觀規律,多方考慮上下游企業的實際稅負。
1、稅率降低幅度為什么只有1%?
新政策中提到,將17%檔稅率降為16%,11%檔稅率降為10%。潘明星教授認為,跟在這幾個百分數之后,還有一個數字,即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這其實已經說明了減稅力度之大。至于稅率降低幅度只有1個百分點,則依然要從上下游企業的稅負承擔上來看。
“之前按照17%檔稅率征收的行業,主要是工業和商業,這兩者其實已經占據了我國經濟的很大一部分?!迸嗣餍墙榻B,增值稅稅率降低,從整體面上看是減稅的,但具體到企業來說,則不能單純地認為,稅率降低就一定會減稅。因為從計稅公式來看,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降低稅率,意味著上游企業的銷項稅率與下游企業的進項稅率是等量降低的,有可能增加下游企業的稅負。
說到這里,你是不是有點暈?我們來舉個栗子。
乙企業(服務業)本月銷售收入300萬元(增值稅稅率6%),從上游甲企業(商貿企業)購得100萬元的貨物(增值稅稅率17%)。則乙企業應繳納增值稅,為300萬*6%-100萬*17%=18-17=1萬元。
但如果按照新政策,上游甲企業增值稅率由17%降為16%,乙企業增值稅稅率不變。則乙企業的應繳納增值稅,變成了300萬*6%-100*16%=18-16=2萬元,稅額增加了1萬元。也就是說,上游甲企業享受到減稅紅利的同時,有可能會“誤傷”下游的乙企業。
針對這種情況,潘明星認為,將稅率幅度下調1個百分點,其實也是考慮到了上下游企業的承受能力,避免出現“誤傷”過于嚴重的情況?!岸罱K的2400億元減稅,應是上下游企業稅負變化后,最后‘凈減稅’?!?/p>
“如果增值稅稅率‘三檔變兩檔’,如17%降為10%,或11%降為6%,會導致下游企業進項稅額大幅減少、稅負上升?!迸嗣餍菑娬{,增值稅負的一大特點就是自動傳導。兼并增值稅稅率是大趨勢,但應服從增值稅負的合理化。
2、如何看待小規模納稅人企業范圍擴大
目前,我國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為3%,從數字上看,遠遠低于一般納稅人的三檔增值稅稅率。而此次,按照企業銷售額,將小規模納稅人的標準由50萬(工業)和80萬(商業),統一提高到500萬,這也意味著原本很多需要按照高稅率繳納增值稅的企業,可以享受到3%的增值稅征收率(不抵扣)。
潘明星指出,17%的稅率與3%的征收率是不可比的。如果企業的進項稅額大,17%稅率計算的稅負也可能低于3%?!岸?,同樣是從增值稅的傳導性來說,如果小規模納稅人企業銷項稅率一下子從17%降低到3%,這也意味著下游企業進項稅額減少導致稅負上升,影響其經濟業務開展?!?/p>
在這種情況下,不排除部分小企業會繼續選擇成為一般納稅人的可能性。
同時還要看到,一個規范化、規?;l展的企業,一定會選擇一般計稅辦法,而不會守著小規模納稅人的這些“優勢”而裹足不前。
3、第三條政策,到底是啥意思?
三條政策中,最難為普通人理解的恐怕就是第三條,特別是“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如果沒有親身參與到企業經營中,就會很難理解。
還是回到增值稅的征收原理上,正常情況下,企業所繳納的增值稅是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但如果進項稅額過大,致使銷項稅額減進項稅額為負數,則說明企業所繳納的增值稅已經占用了企業自身資金。按照原理,在期末(一般是月末)政府部門應該將這一部分退掉。
“但目前規定,不退稅,就出現了‘期末留抵稅額’?!迸嗣餍墙榻B,也就是說這一部分錢先不退給企業,等到下個月銷項稅額減進項稅額為正數后,再抵消掉一部分。
潘明星認為,其實這一制度在操作中,會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留抵稅額有可能長期存在,甚至越滾越大?!坝绊懫髽I資金周轉,這也是不少企業反映的問題?!迸嗣餍潜硎?,新政策實施后,其實就可以將當月應退的稅額及時返還,以助力企業發展。
及時退稅,有助于小微企業發展
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中,第十章明確提出要健全財稅政策。其中提到,要選擇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舊動能轉換重點行業(項目)先行先試臨時性的期末留抵退稅政策?!斑@次國務院的政策,相當于把山東的政策推向了全國?!迸嗣餍墙榻B,此次國務院政策中,提到了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研發等行業可以享受這一政策。而裝備制造業,又是山東省十強產業之一。目前,山東省分布著幾十家裝備制造業領域的隱形冠軍,規模不大,但研發在行,此次政策一旦落地,對這部分企業,將是一大利好。
4、剩下的4000億稅收咋減?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實現為企業個人減稅8000億。而這次出臺的三條政策,將在增值稅領域減稅4000億元。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稅種,增值稅在減稅方面自然也是發揮了巨大作用。
但同時,上述增值稅減稅只是今年減稅舉措中的一部分。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減稅舉措還有5項,包括通過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帶來的個稅稅負降低,大幅拓展享受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范圍,大幅提高企業新購入儀器設備稅前扣除上限等等。
除了減稅舉措外,我國將進一步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調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標準,繼續階段性降低企業“五險一金”繳費比例等,降低企業非稅負擔,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
銷售額偶然超500萬,納稅人身份要變嗎?
一、第二條增值稅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以下簡稱“規定標準”)的,除本辦法第四條規定外,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一般納稅人登記。
本辦法所稱年應稅銷售額,是指納稅人在連續不超過12個月或四個季度的經營期內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包括納稅申報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
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以下簡稱“應稅行為”)有扣除項目的納稅人,其應稅行為年應稅銷售額按未扣除之前的銷售額計算。納稅人偶然發生的銷售無形資產、轉讓不動產的銷售額,不計入應稅行為年應稅銷售額。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三條、《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稅收征收管理事項的公告》(2016年第23號)第二條規定,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應稅行為的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稱應稅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納稅人為一般納稅人,未超過500萬元的納稅人為小規模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其他個人不屬于一般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500萬元但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可選擇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偶然發生的轉讓不動產的銷售額,不計入應稅行為年應稅銷售額。
二、一般納稅人認定部分政策適用
第一,關于房地產開發企業營改增后一般納稅人辦理、領購發票、申報的問題。對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問題,我們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稅收征收管理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23號)中進行了明確,所有試點納稅人,不區分房地產開發企業還是其他企業,大體分為兩種情形:
一是試點實施前,已經取得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的并且兼有試點應稅行為的試點納稅人,不需要重新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手續,由主管國稅機關制作并送達《稅務事項通知書》,告知納稅人。
二是非兼營納稅人,試點實施前應稅行為的年應稅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試點納稅人,應向主管國稅機關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年應稅銷售額等于連續不超過12個月應稅行為營業額合計÷(1+3%)。需要注意兩個問題:其一,差額征收營業稅的,應按差額前的營業額計算;其二,偶然發生的轉讓不動產的營業額,不計入年應稅銷售額參與計算。若試點實施前應稅行為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的試點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也可以向主管國稅機關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試點納稅人在國稅機關辦理稅務登記后,即可向主管國稅機關領用發票并進行納稅申報。
第二、任何企業,如果按規定可以選擇簡易計稅方法,36個月內不能變更,維持征管相對的持續與穩定,這個原則不能突破。
問:營改增后,小規模納稅人應稅銷售額超過500萬元需要登記為一般納稅人,請問轉讓理財產品的收入算在這500萬中嗎?
答:轉讓理財產品屬于金融服務中的金融商品轉讓,屬于營改增應稅范圍。因此,計算一般納稅人認定標準時應包含轉讓理財產品的銷售額。
問:試點納稅人偶然發生了轉讓不動產的營業額,導致年應稅銷售額超過500萬元,此種情況能否不登記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23號中明確:試點實施前,試點納稅人偶然發生的轉讓不動產的營業額,不計入應稅行為年應稅銷售額。營改增試點實施后,營改增試點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的年應稅銷售額超過500萬元,應向主管國稅機關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手續。
問:營改增小規模納稅人,偶然發生一筆業務,金額超過500萬,可否去稅務機關代開專用發票還是需要先登記為一般納稅人,再領票自開?
答:可以向主管國稅機關申請代開增值稅發票。
Copyright ? 開葉網 備案:湘ICP備2021009981號-3 網站地圖 加載用時:0.271秒